219
浏览民生是检阅作风的“定盘星”:干部能力和作风“几斤几两”,老百姓心中自有杆秤
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作风问题一直被视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更是始终将作风问题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而作风问题,又与民生密切相关。正所谓:“民不聊生,何以为家?”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民生问题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因此,民生问题既是检验党政干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作风问题的“定盘星”。
作风问题,源于党性,彰显价值观。一个党员干部,应当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始终坚守党的宗旨,始终严于律己,严于修身,严于用权。否则,就会在“四风”问题上失守,陷入权钱交易、利益输送、官商勾结的旋涡。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许多党员干部之所以陷入犯罪,说到底还是因为价值观的扭曲。他们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恬不知耻。从这一点上看,解决作风问题,关键是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工作上始终保持正确的行为准则。
作风问题,反映能力,体现执行力。一个党员干部,要想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业务素质,也包括领导能力。业务素质决定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能否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问题,领导能力则决定了党员干部能否带领队伍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业务素质不高,领导能力不足,那么作风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因此,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是解决作风问题的关键。
作风问题,检验担当,体现责任心。一个党员干部,在其岗位上,必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作风问题,正是检验党员干部担当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在作风问题上不遗余力的党员干部,必定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极大的担当,也必定会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敬。
综上所述,民生问题既是检验党政干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作风问题的“定盘星”。干部能力和作风的“几斤几两”,老百姓心中自有杆秤。只有那些始终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扎实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党员干部,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实现作风问题的高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