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浏览把信访之事当“家事”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家机关和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一种方式。信访事项是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疾、维护民利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处理信访事项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群众诉求敷衍塞推,甚至将信访问题当作“家事”处理;二是对信访事项重视程度不够,处理效率低下;三是处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公正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以百姓心为心,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就需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信访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音符。我们要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心解决群众的疾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真正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我们要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就需要在行动上加强实践。对于来访群众,我们要做到热情接待、详细登记、耐心解答、积极转办。对于来信来访,我们要做到认真阅读、深入分析、迅速办理、定期反馈。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要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确保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再次,我们要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就需要在制度上加以保障。信访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我们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严肃查处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同时,我们要完善对信访群众的保护措施,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要让群众敢说话、愿说话、说真话,真正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
总之,把信访之事当作“家事”,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厚爱的体现。我们要以此为动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确保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完成。